当地时间2月19日,苹果正式发布“家族新成员”——iPhone 16e,是苹果2025年推出的入门级机型,取代了原本预期的iPhone SE4,成为iPhone 16系列中价格最低的版本。
该机型起售价为4499元人民币(128GB),是苹果首次以“E”后缀命名的产品,2月21日开放预购,2月28日正式发售。
iPhone 16e采用类似iPhone 14的外观设计,配备6.1英寸OLED刘海屏(不支持灵动岛),取消Home键并支持Face ID解锁。该机型配色仅提供黑色和白色,机身重量较iPhone 16减少3克,续航略有提升。
在性能配置上,iPhone 16e搭载与iPhone 16系列相同的A18芯片,采用台积电第二代3nm N3E工艺,能效比提升显著,支持Apple Intelligence端侧AI功能;首次在入门机型中配备8GB RAM,以满足AI模型运行需求;后置4800万像素单摄(无超广角镜头),前置1200万像素TrueDepth镜头,支持深度融合技术;取消传统静音键,改用iPhone 15 Pro同款Action Button,支持自定义功能(如翻译、语音备忘录等)……
尽管iPhone 16e整体配置上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,但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,搭载了苹果首款自研5G基带芯片C1。
长期以来,高通在5G基带芯片市场占据主导地位,其技术优势和专利壁垒使得苹果难以完全摆脱对高通的依赖。高通不仅提供基带芯片,还收取高额的专利费用,被苹果质疑“双重收费”。
2017年,苹果因高通的专利费用问题起诉高通,双方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法律战。2019年,双方达成和解,签署了为期6年的专利授权协议,并允许高通继续向苹果供应基带芯片。
然而,苹果自2019年收购英特尔的基带芯片业务以来,一直在积极研发自研基带芯片。尽管苹果在2023年和2024年与高通达成了新的协议,而且高通仍将是苹果未来几年内5G基带芯片的主要供应商,但苹果首款自研5G基带芯片C1在自家手机上的应用,意味着苹果已经开启了摆脱对高通基带芯片的依赖。
有分析认为,苹果在最新廉价版机型上使用这款经多年开发的芯片,主要是为了逐步摆脱每年向高通公司支付数十亿美元费用的局面。
据悉,苹果首款自研5G基带芯片C1,集成于A18处理器中,采用台积电5nm或更先进工艺,结合苹果自研射频前端技术,实现高度集成化设计。
苹果宣称C1是“iPhone迄今能效最高的调制解调器”,功耗降低显著,视频播放续航达26小时(比iPhone 16多4小时),同时支持Sub-6GHz和毫米波频段,通过自研算法优化天线调谐,提升弱信号场景(如地库、电梯)的连接稳定性。
尽管C1芯片在能效上优于高通方案,但初期信号性能可能仍逊于高通旗舰芯片,需通过后续迭代优化。不过,C1芯片的推出是苹果实现“全自研芯片生态”的关键一步,未来或扩展至Mac等产品线,进一步降低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。
分析机构认为,苹果通过低价机型试水自研基带,可降低风险并为高端机型积累经验。
2028年,预计苹果将与高通正式解除采购合同。根据Khaveen投资的研究分析,目前苹果贡献了高通营收的22%,如果考虑到苹果未来几年逐步替代高通的调制解调器产品,2025财年对高通的影响是4.45亿美元,2026财年是30.36亿美元,2027财年是72.37亿美元,2028财年是77.35亿美元。
而且,Khaveen投资指出,这一预测数据还不包括专利许可费在内,即高通可能因苹果产品转换每年再损失近20亿美元,共计损失近100亿美元。
也因此,最近几年,高通正在加大拓展物联网和汽车领域等市场,以期抵消失去苹果订单带来的影响。
www.szmjd.com